@手表之家全球最新鮮的手表咨詢,讓妳購買腕表一“勞”永逸,
小編“蘭州路文太”, 每日準時分享,為妳的收藏加點“料”。
薄意味著什麼?優雅、輕便還是高科技?
對於日常使用的電子產品,我們希望可以薄一點再薄一點,方便隨時裝進口袋。
而腕表的厚與薄,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佩戴體驗,
於是品牌們紛紛向「最薄」發起挑戰,Piaget伯爵就是其中一員。
超薄腕表一直與伯爵的歷史密不可分。
1874年,伯爵于瑞士侏羅山區的仙子坡(La Côte-aux-Fées)以機芯製作工坊起家。
在1957年隨著傳奇9P手動上鏈機芯的問世而奠定了關鍵分水嶺——當時9P以2mm的機芯厚度成為當時全球最纖薄的機械機芯之一。
1960年於瑞士巴塞爾鐘錶展所發表的12P機芯,是當時舉世最纖薄的自動上鏈機芯,以2.3 mm的機芯厚度成為鐘錶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
2018年,伯爵推出了一款概念表: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手動上鏈,厚度僅為2mm,基本上就是一枚硬幣的厚度。這也創下了最薄手動上鏈手錶的世界紀錄。
兩年後,也就是現在,伯爵將這款表量產了。
一般傳統的腕表有四層結構:表圈及水晶表蓋、錶盤和裝嵌在錶殼和表底中的指標和機芯。而伯爵為了製作超薄手錶,將傳統的部件重新調整尺寸和設計,齒輪由傳統的0。20毫米降至0。12毫米,而標準表鏡一般厚1毫米的藍寶石水晶則被縮薄80%,厚度達到驚人的的0。2毫米。
主發條盒部分則取消了外殼與盒蓋,直接安裝在陶瓷滾珠軸承上,使得動儲達到了40小時,沒有因為超薄而影響性能。
與此同時,表冠被重新設計成扁平的伸縮表冠(帶有特別設計的伸縮工具),融入錶殼,幾乎發現不了它的存在。
而傳統的滑動小齒輪和表冠齒輪則以一顆「永動螺絲」(infinitescrew)取代,以便在受到衝擊時保護表冠。
為了適應這個厚度,錶盤採用偏心佈局,傳統時針被旋轉指示圓盤所替代。這樣的盤面設計,也使得傳統的垂直上鏈柄軸無法發揮作用,伯爵專門研發了一個交錯柄軸,以解決這個問題。
牽一髮而動全身,要製作這麼薄的手錶,所需的零部件製作工藝要求特別高,很多零件甚至要在顯微鏡下才能製作,更別說打磨裝飾。
超薄手錶還需要解決另一個難點,就是材料。太薄的錶殼往往會更容易發生形變,加大了損壞的風險。這只表的錶殼採用的是鈷基合金,耐磨性高,強度是黃金的2。3倍。伯爵將錶盤嵌在表橋下方,增強了抗衝擊能力。
更好玩的是,伯爵還支援定制,購買者可指定表橋和錶盤的顏色、指針和主夾板的潤飾,還有同款或撞色錶帶。
有人統計伯爵生產製造的35種機芯中,有23枚是超薄機芯,其中12枚都是打破當時世界記錄的機芯。
可以說在超薄腕表的領域上,伯爵已經擁有了絕對的實力,
但品牌依舊在不斷推翻自己,來超越物理極限概念——薄。
如今量產發售的Altiplano至臻超薄系列Ultimate Concept腕表更是在超薄腕表中達到了新的高峰。
超薄腕表不應該只停留在一個數字上而已,如何在數字和實戴之間取得一個很好的平衡,是更值得品牌考量的事情。
如今量產發售的Altiplano至臻超薄Ultimate Concept腕表給出了一個很好的范本,
因為這款腕表不僅有精湛複雜的技術與工藝,同時也兼具日常使用機能,薄得有質感、薄得有分量。
匯集全網的腕表咨詢,收藏路上不迷路,快來追蹤吧↓↓↓↓@手表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