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王大伯茶不思飯不想,滿臉憔悴,患上了「心病」。
這心病竟源于自己的 血型。
這事還要從幾天前開始說起,王大伯和朋友一起參加養生活動, 聽說血型0的人活得更長 ,而A血型患多種病癥的風險高、病癥生存率低。
恰好,王大伯就是 A型血 ,參加完活動,王大伯深信不疑,生怕自己哪一天會突然患病。
王大伯的老伴知道之后,覺得王大伯就是瞎操心,身邊有好多o型血的老人去世,村里最年長的老人就是A型血,可是王大伯不聽勸,看他的憔悴樣,老伴是急在心里。
常見大部分人的血型,都是A型血、B型血、AB型血或者O型血。一直以來,關于血型的研究并不少,研究者探討了血型與性格、病癥、壽命之間是否有關系,跟著小妙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A型血的人,更加的細心、勤奮、敏感,B型血的人更加自由,不受約束,O型血的人更加樂觀外向,AB血型的人更加慢熱、獨立 」,這樣的說法你聽過嗎?
其實血型性格論是 日本人古川竹二 在1927年發表的學說。他認為人會因為血型的不同所產生不同的性格,同一血型的人擁有同種性格。這個理論一經提出,就引起了強烈關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相信這一說法。
但是,正所謂造謠容易辟謠難,之后學術界有大量的研究人員對這個理論進行了驗證。14年,一項日本和美國大規模調查的關于學習與人格關系的證據發現, 血型和性格之間并沒有明確的關系 。
之后,越來越多的研究都指向了相同的結果:血型與性格之間沒有必然的相關性,血型決定性格, 是一種偽科學。
我國國人之中,A型血、B型血和O型血大約各占了30%,AB型僅占了10%。O型血的人最長壽的說法近年來一直比較流行,這種說法是真的嗎?O型血的人有怎麼樣的健康優勢呢?
首先, O型血的人在一些疾病上,患病的風險的確相對來說偏低。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O型血的人比非O型血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更低。這可能與非O型血的人血漿中有一種因子的水平要比O型血的人高大約25%有關,這一因子水平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
研究人員還發現o型血的人大腦中的灰質體積更多, 患阿爾茨海默癥的風險更低。
總的來說,O型血在心血管疾病、病癥等多種疾病的患病率上要比其他血型更低。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o型血人的壽命就要更長。
血型雖然和很多疾病有相關性,但是影響壽命的因素很多,比如生活環境,飲食習慣,遺傳基因等等,血型并不是長壽的決定性原因。
所以, 關于哪一個血型更長壽,目前并沒有確切的證據。 比起去糾結哪一種血型更長壽,不如通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去追求健康長壽。
雖然血型與病癥之間的潛在作用機制還不是十分清楚,但是關于血型和病癥的研究,醫學界有了不少答案。
1、a型血的患病風險是非a型血的1.12倍
這項研究涵蓋了30個國家60年的數據,納入了10萬余病癥患者,研究了30個患病部位。發現A型血的人患病風險要增加12%。具體體現在:胰腺病增加23%,胃病的患病風險增加18%,鼻咽病病風險增加17%,卵巢病風險增加16%,乳腺病風險增加12%。
2、整體而言,B型血患病風險較低。
與a型血相比,大多數病癥,特別是胃病、結腸病等,B型血患病風險更低。
3、O型血患病風險是非O型血的0.84倍
具體而言,胰腺病降低25%,胃病的患病風險降低16%,鼻咽病病風險降低19%,卵巢病風險降低24%,乳腺病風險降低10%。歐洲腫瘤所的一項研究發現,與非O型血的人相比,O型血患胰腺外分泌腺病的風險要低于20%-47%。另外,也有研究表明o型血的胃病患者五年的生存率較高。
4、AB血型的男性患病風險相對更高
AB血型與肝病風險增加相關,與淋巴瘤,白血病,肉瘤的風險無關。
總的來說,A或者AB血型患多種病癥的風險可能更高,生存率也較低。與a型血相比,B型血發生絕大多數的病癥風險要更低。O型血則與患病風險較低、病癥生存率較高有關。
不過要提醒的是,病癥的形成受諸多因素影響,切勿根據血型自行判斷。
有時候我們會被遇到,想給直系親屬輸血,卻被醫院拒絕的情況。很多人可能會疑惑,親屬之間到底能不能輸血?
我們要知道,輸血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一些 不良反應 ,其中最嚴重的輸血癥并發之一被稱為輸 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國外報道,如果一旦發生這種不良反應,無特效治療方法, 接受輸血的對象死亡率在90%以上。
而親屬之間輸血發生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風險要遠遠高于非金屬。有數據顯示,如果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發病率要高11到21倍。
所以臨床上,為了避免并發癥的出現,就會盡量減少和親屬之間的相互輸血。目前由于醫學的不斷發展,已經有特殊的設備可以對血液 進行處理 ,那經過處理的血液是可以安全輸給自己的直系親屬的。
總而言之,血型中還存在很多奧妙尚未被發現。目前已知的血型與壽命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盡管有些血型某些患病風險更低,但也并不意味著可以忽視病癥的預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