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明明體質虛寒,總是怕冷,手腳發涼,不能吃冷飲,大便也不成型,但卻總是上火,動不動嗓子腫痛,牙齦出血,反復得口腔潰瘍,臉上鼻子嘴巴周圍也反復起紅腫疙瘩,這是怎麼回事呢?
如果你也有這種情況,那你可能就是 上熱下寒體質,這種人用些清熱瀉火的藥非但不會有效果,反而會加重病情,出現手腳越來越涼,上火也越來越頻繁的情況, 那這「上熱下寒」是怎麼引起的呢?
中醫認為啊,一般是因為脾胃虛寒引起的,寒屬陰,當我們體內寒氣太重時,陰氣就會旺盛,而人體的陰陽是相互制約的,如果陰氣太強,那就會排斥陽氣,陽氣沒辦法跟陰氣抗衡,就只能往上走,所以我們就會感覺煩躁,還總上火,得口腔潰瘍,但偏偏怕冷,不敢吃冷飲;
這種情況在中醫上叫做「虛陽上浮」,病根在脾胃虛寒,我們治療應該以驅寒為主,而不是一味用些清熱瀉火的藥,否則只會讓脾胃更虛寒,陰氣更旺盛,那上火非但不好,還會更加嚴重;
而對于這種情況,醫圣張仲景, 只用了簡單兩味藥,一味溫散寒邪,一味清除虛火,輕松解決體寒卻總上火的情況,這兩味藥就是干姜,和梔子。
首先這個干姜最擅長的就是散寒,此藥可以助陽升長,讓陽氣溫暖臟腑還有體表,清除脾胃的寒邪,濕邪,當寒濕一除,那脾胃的陽氣就不會往上走了; 其次梔子,此藥可以清熱瀉火,上清心肺,中清脾胃,下還可以清肝腎,總之不管是哪里的火都能清的一干二凈;更何況是上浮在頭面的虛火呢?
總之這兩味藥配伍,對于一些體寒,容易上火的人來說,有很好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得堅持調理;另外,如果你不清楚自己什麼情況,那就不要隨意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