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上來說,痛主要分為2種。即「不通則痛」和「不榮則痛」。
「不通則痛」是指:氣血經絡阻滯,引發各種疼痛,是實證的痛。
「不榮則痛」是指由于氣血不足或陰精消耗過度而引起經絡濡養,引發各種的疼痛,這種痛是虛痛。
不管是哪種疼痛,都是因為氣血不足和體內淤堵,我們需要給身體活血化瘀,疏通經絡,自然身體各種痛就消失了。
給大家推薦2味中藥。
第一味圣藥:地龍。
在《神農本草經》列為下品,具有清熱定驚、通絡、平喘、利尿的功效。比較擅長活血通絡。
《滇南本草》中記載:地龍可「治中風,口眼歪斜,強筋治痿,通經絡」。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地龍能降低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能使凝固的血塊溶解,有很強的溶栓作用,使心血管或腦血管梗塞部分血流通暢,功能恢復。
藥理分析表明,地龍還有降壓作用。治療高血壓,可用活地龍,放入盆中,去泥,切碎,雞蛋2個,炒熟吃,每日一次,直至血壓降至正常。
治療腦梗塞或心肌梗塞,經臨床實踐觀察,效果較水煎更好。
第2味圣藥:川芎。
川芎,常用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川芎辛溫香燥,可入肝經、膽經和心包經,有活血行氣止痛之功,可治頭風頭痛、風濕痹痛、解郁等癥。
《日華子本草》中記載:川芎可「治一切風,一切氣,一切勞損,一切血,補五勞,調眾脈,養新血」。《藥性論》中也說:川芎「善治半身不遂」。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川芎所含的有效成分能擴張冠狀動脈,降低心肌耗氧量,抵抗內膜斑塊的形成,減少血液的「稠、粘、聚、凝」狀態,改善微循環,從而降低血壓,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心血管功能。
可用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急性腦血管病后遺癥、腦震蕩后頭暈等心腦血管疾病。
當然了,最后要給大家說一點,就是這個中藥最好是要搭配使用的,這樣才能最好的發揮藥物的效果,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