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姿態飄逸,葉形高雅,花香清幽,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喜歡。在我國蘭花的養殖歷史有1000多年了,最常見的蘭花品種有春蘭、建蘭、蕙蘭、寒蘭、墨蘭等等。
春蘭:聽名字就知道,它的花期主要在春天,確實如此,春蘭大多在1-3月開花,有時會提前或是錯后,花期不是很固定,葉緣粗糙、葉脈清晰,長度大概是30-45厘米,根系嬌嫩,白如雪。花香濃郁。
蕙蘭:又稱夏蘭、九節蘭,花期一般是3-5月,花期持續時間為兩到三個月。蕙蘭的根系是肉質米黃色,葉片較春蘭要寬一些,葉脈不明顯,光澤度較高,葉長一般25-30厘米,花時較多,一個花序能開5-12朵,花香清新素雅,較春蘭要淡一些。
建蘭:又稱秋蘭,肉質根粗粗短,葉片比春蘭短,但是要寬一些,總花序6-10朵,花香清新,期期較長,其中建蘭四季季花期可以持續八九個月。
寒蘭:又稱冬蘭,葉片細長,但是直立性好,花莖較為細長,一個花莖大多開5-8朵花,顏色豐富,株型素雅,花香較濃,一般是從冬至到早春時節盛開。
墨蘭:葉片寬而短,油亮有光澤,看起來顏色比較深厚,花莖直立性好,亭亭玉立,清新素雅,一個花序能開5-10朵,花香濃郁,一般是從元旦到元宵節盛開,所以它又名所春蘭,適合秋冬時節養護,也是近兩年比較流行的年宵花,相對來說好養價格親民。
以上就是常見的幾類蘭花,不同品種的蘭花,葉形花型各不相同,它們開花時期也不相同,但是它們的養護都大同小異,家庭盆栽蘭花,一定要掌握的科學的管理方法,養護中再注重一些細節,蘭花才能根系發達,新芽多,到了花期就如期開花,容易養出精品蘭。
蘭花的根系都是肉質根,嬌嫩易折,且有很強的呼吸作用,對植料的要求較高,要保證它透氣、透水性好,且能根系相貼合,PH值最好保持在5.5-6.5之間的酸性土壤,一般老花匠喜歡自己配制土壤,分為三種,一般是指自然土、老三樣土,個人混合土。
自然土:一般是指原生蘭花土,這樣的土壤需要自己去采挖,一般是在野生蘭花生的位置,扒開表層的土壤,取下面8公分左右的淺土層,一般8公分左右是蘭花菌活性最好了的土層,深淺都不好,這樣的土采挖之后,再混合三分之一銹沙,就可以直接養蘭花。
老三樣土:是指用蘭花專植物仙土、樹皮、植金石以1:1:1的比例混合制成的土壤,這樣的土壤適合于各種蘭花,栽種前只要加入一個腐熟的有機肥,即可直接栽種蘭花,是蘭花生長土壤酸堿的最佳配置土。
個人混合土:混合土的方法多種多樣,不同地區,不同人的配方都不相同,一般是養蘭人,根據所在的地區環境,就地取材,自行配配制出來的土壤,我個人是用樹皮、赤玉土、火山巖以1:1:1的方式來配制,若是條件許可,最好再加入5分之一的松針土,這樣的土壤酸堿度,也適合各種蘭花。
不過若是新手養蘭花,我個人還是建議購買蘭花專用土,簡單方便,相對來說比自動配土要方便實用,建議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再自行配制。
蘭花根系的特殊性,要求所用的花盆也要滿足它的生長特點,在人們長期養蘭花的過程中,也制出了專用養花的花盆,俗稱蘭花盆,它最大的特點就是瘦、高,一般是高筒、圓筒、四方筒。為了增加花盆的透水性,在花盆的底部會有一個5公分左右的滲水透氣孔。半壁滲水孔也是蘭花專用盆的一個重要特征。蘭花盆的材質大多是紫砂、陶質、輕塑料,這樣的花盆,透氣滲水性好,更適合蘭花根系的生長。
栽種蘭花切記不可以小苗用大盆,用稍小或是合適的花盆更利于水分的干濕循環,能讓它的根系更健壯,很多人養蘭花怕后期翻盆麻煩,總想用一個稍大的花盆栽種,這樣對蘭花后期的澆水,極為不利,極易造成根系的干癟或是腐爛,不可忽視。一般蘭花的花盆,要小口徑,稍深一些的花盆,切記不可貪大。
蘭花原是山中一野草,原產于長江流域以及西南各省,一般喜歡生長的溝澗、峽谷旁的大樹下及一些只有散射光的地方,喜歡溫暖濕潤氣候環境。蘭花的根系生于微酸性的腐殖土中,一般是PH值在5.6-6.5之間,最利于它的生長,土壤過酸過堿都不利于它的生長,過酸會導致蘭花「酸中毒」,過堿則會讓蘭花菌存活率低。
所以我們家庭養蘭花,要保證土壤的酸堿度合適,同時要保證它有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通風好、散射光好的地方就利于它的生長,同時要注意避開高溫強光,空氣濕度低。蘭花生長的空氣濕度易保持在70%左右,生長的最佳溫度是15-32度之間,每天接觸到的光照時長,4-6小時最佳,高溫的夏季,要注意遮蔭或是養在室外高大的樹木下,讓它有一個明亮的散射光,并保證有良好的通風,空氣環境過干時,建議多噴施水霧,以提高空氣濕度。
室內養蘭花,最麻煩的就是通風,這一點,一點要有保證,很多人室內養的蘭花易生病蟲害,長葉斑,大多是因為通風不好,這一點解決了,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環境適宜的情況,養好蘭花最關鍵的一點是澆水,最常見的蘭花死亡原因就是澆水不當,不可忽視。
蘭花根系的特殊性決定了,它濕不得,干不濕,太濕了根系會因為悶濕不透氣而腐爛,太干了則會因為缺水而干癟,時間長了也會爛掉,保持土壤處在「潤而不濕」的狀態下最利于蘭花的生長。如何澆水呢?給蘭花澆水的頻率,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空氣濕度的高低來決定,一般同一地區不同季澆水的頻率及方法也是不同的。
春天相對來說空氣濕潤,水分蒸發較慢,花盆要偏干一些,一般是土壤表面干燥,再延長一周左右去澆水。
夏季高溫,水分蒸發快,且有些地區比較多雨,空氣濕度也較高,澆水要嚴格遵守「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一般是花盆土表面發干,再延長2-3天澆水,選擇傍晚澆水,先打濕葉片,將表面的土層打濕,等10分鐘左右再澆透。
秋季,秋高氣爽,空氣干燥,大多數地區都是全年中水分蒸發最快的時候,澆水的時候,看土壤的干濕情況,一般是土壤表面2-3厘米發干就可以澆水,可以增加噴水霧的次數。
冬季,溫度低、蒸發慢,部分蘭花停止生長,進入冬眠,等到完全干透了,延長3到5天再澆透水。冬季宜增加光照,宜經常噴霧打濕葉片。
總得來說給蘭花澆水,若是用自來水,建議提前晾曬2-3天,土壤三四成干澆一次透水,要小水慢澆,讓它的植料全部都浸透吸飽水分,新手建議用土壤檢測儀,澆水不澆水,一測便知,是養蘭花的小幫手。
喜歡養花的人大多知道,氮肥長葉,磷肥開花結果,鉀肥長莖長根,所以我們養蘭花的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生長時節來施霄,一般是生長期用氮磷鉀均衡的多元素有機肥,可以用蘭花專用肥,也可以用各種微生物菌劑(是一種多元素復合肥),施肥要做到「薄肥勤施」,不可一蹴而就,施濃肥的危害很大,不同的花肥使用周期和使用方法不同,要嚴格按照說明去使用。
到了花期我們要給它增施磷鉀肥,最常見就是磷酸二氫鉀,用它來促花就可以,一般是兌成1:1000的水溶液,直接灌根,10-15天用一次,能促進蘭花根系的生長,促進花芽的分化,增加開花的數量,還能促進枝葉進行光合作用,讓它花香更濃郁。
春秋兩季是蘭花的生長旺季,適量的增施磷鉀肥也能促進它多發新根和新芽,生長能多發新芽。
春秋季第一次施肥以后,都可以使用「磷酸二氫鉀」兌水稀釋1500倍左右,促進生長,不是花期,不要使用太多次,一般用上2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