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視頻
花草欣賞
新手指導
養殖技巧
    
陽氣不足,百病叢生!出現4種癥狀,提醒你可能陽氣不足了
2022/12/15

「養生」 一詞,不僅受現代人追捧,古人也有 養生智慧。

多本古籍里都有關于養生的記載,且它們都有個共同點,都在強調要 養精

《黃帝內經·金匱真言論篇》曰 「冬不藏精, 春必病溫」, 《黃帝內經·本神篇》曰「生之來,謂之精。」

那麼,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古人所謂的養「精」到底是養什麼?

一、古人言:「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是何意?

「藏精」是指冬天應該要 養精蓄銳、斂陰護陽。

中醫認為,腎精主要功能可分為主生殖和主生長發育兩種,前者是指體內的腎精發展到一定階段,男女就具備了生殖能力、后者則是指人體的生長、發育、衰老等均與腎精的腎衰相關,當腎精衰竭時,也就意味著整個人的正氣逐漸衰弱,生命逐漸走向消亡。

人體內的「精」又分為 先天和后天兩種, 先天的是指從父母那遺傳來的,后天則是飲食等因素化生而來的,先天不足的人需要通過后天來進行補充。

那為什麼冬天要藏精呢?

從自然規律來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是一年里的 閉藏季節。

由于天氣較為寒冷,所以身體的新陳代謝速度也偏慢,身體處于內動外靜的狀態,此時要注意保護腎精。如若在冬季不注意保護腎精的話,會導致體內 陽氣受到侵擾 ,身體很容易被外邪入侵,寒邪會在體內蓄積。

等到了春天陽氣升騰的時候, 身體會因此而生溫病,繼而出現發熱、口渴、心煩以及小便短赤等癥狀,對健康的威脅很大。

二、出現這些癥狀,提醒你可能陽氣不足了

當身體出現一些異常癥狀時,很可能是在提示你體內的陽氣不足,要注意引起警惕。

氣色較差: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面色應該是較為紅潤的,而一些陽氣不足的人,會表現為臉色發青、灰暗、無光澤、不紅潤,日常還會有精神萎靡、腰酸膝軟等癥狀。

食欲不振: 當陽氣不足時,胃腸道功能也會因此而出現異常,日常經常會覺得食欲不振、大便稀薄、慢性腹瀉。在熬夜、吃寒涼食物以及勞累后,癥狀會更加明顯,尤其以晨起后腹瀉更為常見。

舌苔胖大: 體內水分的消耗與代謝處決于陽氣的蒸騰作用,當陽氣不足時,體內大量的水分無法及時消耗,會引起身體水腫、舌苔胖大癥狀出現。

畏寒怕冷,抵抗力差: 陽氣不足的人,日常特別怕冷,即便是衣服穿夠的情況下,也很容易手腳冰涼。在換季的時候,稍微不注意就容易感冒,且感冒后會很長時間不痊愈。

三、冬季「藏精」,應該怎樣做呢?可以從這4個方面入手

針對一些有陽氣不足癥狀的人而言,該如何去改善這個情況呢?這幾件事要做好。

1.飲食

飲食上要注意多吃溫熱的食物,如羊肉、栗子、大棗、杏仁等均是不錯的選擇。蔬菜的選擇上,可多吃一些白蘿卜、大白菜以及菠菜,對于助消化、去咳止痰以及潤燥,均有一定的好處。

2.運動

冬季在運動的選擇上,要以溫和的為主,如 散步、慢跑、太極拳以及八段錦等 ,這些運動可以讓身體微微出汗,但卻不會消耗陽氣。建議在晨起陽光較為充沛的時候進行鍛煉,9~10點是較為合適的。

3.睡眠

冬天要保證有充足的睡眠,相較于其他季節冬季的睡眠時間要適當延長,順應冬季晝短夜長的規律,對于體內陽氣生發以及陰精儲存均有幫助。

冬季早點睡覺,稍微晚起,還可幫助避免 低溫對人體的侵襲 ,保證休息時間,有益于恢復體力、增強身體免疫力。

4.保暖

保暖也是冬天必不可少的環節,特備需要注意 腳、背部以及頸部的保暖 ,這幾個部位的保暖工作沒做好,很容易讓身體感冒,且會影響到全身的血液循環,對健康不利。

四、冬季養生,老年人做好這4個「不」

對于上了年紀的老年人而言,冬天是個很「危險」的季節,要注意別做這幾件事。

1.不憋尿

在憋尿之后猛地排尿,很容易會引起血壓驟降,對于心血管功能較差的老年人而言,很容易因此而發生意外。且憋尿還容易誘發膀胱炎、前列腺炎、尿道炎等發生,日常一定要養成有尿就排的好習慣,不要憋尿。

2.不猛起

早晨醒來后,建議適當地賴床幾分鐘,不要猛地起身。老年人多存在椎間盤松弛的問題,猛地從臥位轉變成坐姿,很容易扭傷腰背部,還容易影響到神經系統。

3.不洗澡過久

長時間洗澡,很容易會導致心臟缺血、缺氧,特別是對于老年人而言,發生心律失常的風險會大大增加。

4.不濕頭睡覺

人在睡覺的時候,面部神經處于最松弛、抵抗力最低的時候,如若沒有吹干頭髮,頭髮上的寒氣很容易會影響到面部神經,繼而導致出現面癱。

天氣嚴寒,這時要重視養生保健,冬季也是個特別適合養生的季節,不論是什麼年齡段的人群,在這個季節都需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讓自己以最好的精神狀態迎接春暖花開。

養肝就是養命,建議大家:常吃4樣食物,護肝增營養,越吃越健康
2022/12/21
養好薄荷很簡單,做好這幾點,葉片油綠莖干粗壯,拒絕徒長
2023/01/28
世界上10種奇異的黑色花 黑牡丹上榜,第四也被稱作「情花」
2022/12/13
花卉「黑名單」,這「10種花」再漂亮也別種,白白浪費錢和精力
2023/01/30
「毒花」進家門,花旺人不旺,5種小毒花,早些搬出去養
2022/12/29
30種觀葉植物,能觀賞也凈化空氣,總有一種你養過
2022/12/06
養花最怕有螞蟻,滿屋到處爬!不要怕簡單幾招全滅光
2023/01/22
「年末不補,開年受苦」,中老年人多吃5種食物,調養身體好過冬
2022/12/21
分享九種高顏值還自帶香味的鮮花,都是天然香水,女人一定要養一盆
2023/02/02
盤點世界上最罕見奇花異草,看到第一個就被嚇到了!
202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