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深,一口悶」。 這句話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在酒桌上經常會聽到,簡直是勸酒金句。
25歲的小張卻因這「一口悶」把自己喝進了 ICU ,命懸一線。
小張在工作上遇到了難題,當天女朋友還跟他吵架了,回到家后郁郁寡歡,只想一醉解千愁。于是在樓下便利店買了1瓶白酒回家,兩三下就把整瓶白酒下肚了,喝完白酒后他進入 醉酒狀態, 昏睡在床。
半夜,小張昏昏沉沉的醒來, 整個人不自覺的抖動 ,完全提不起力氣來,同時身上還出現了 腹痛、惡心以及嘔吐 的癥狀。他趕緊大聲呼救讓室友幫忙撥打120急救電話,隨后小張被送往醫院急診。
通過檢查,發現小張的血氣分析PH值為6.9(正常值為7.35~7.45)、碳酸氫根離子僅有1.5毫摩爾/升(正常值為24毫摩爾/升),血乳酸值比正常值高出了20余倍。
這些指標說明小張存在 極重度代謝性酸中毒 ,肝臟、腎臟以及心臟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傷。重度酒精中毒的他被送入了ICU病房進行治療。
許多人都覺得喝醉酒沒什麼大不了,睡一覺也就好了。但通過小張的例子,我們可以得知,醉酒一次所帶來的后果遠沒有那麼簡單。
人在醉酒之后,根據其狀態可表現為 興奮期、共濟失調期、抑制期三個階段。
在處于興奮期時,飲酒者會有 精神亢奮、情感不穩定、行為異常以及自信力增加 的表現,在血酒精濃度500~1000mg/L時會處于該階段;
共濟失調期多會在血酒精濃度1500~2000mg/L時出現,飲酒者會出現 面色發紅、無法維持身體平衡、語無倫次、惡心嘔吐 等癥狀;
抑制期的飲酒者酒精濃度多以達到2500~4000mg/L,此時身體已經沒有意識, 進入了昏睡期 ,具體表現為面色蒼白、瞳孔散大、脈搏快速等。
醉酒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長期大量飲酒容易讓大腦皮質發生萎縮,繼而誘發大腦功能障礙、意識障礙等發生,還可能會讓患者出現 慢性的酒精中毒 ,具體表現為性格改變、記憶力衰退以及精神異常等。
飲酒還會讓胃部受到很大的刺激,過量的飲酒容易誘發 胃炎、胃潰瘍 發生,甚至會誘發 胃出血 ,危及生命。
攝入酒精的量越大,給肝臟帶來的負擔也越重,因酒精在進入體內后需要通過肝臟來進行代謝。長期酗酒的人群,罹患酒精肝、脂肪肝的風險會顯著上升,沒有及時干預可能會進一步發展成肝硬化,乃至 肝癌 。
據《柳葉刀》雜志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因飲酒而導致死亡的人數占世界第一,約有 70萬 人次因飲酒而死亡。
大部分人在日常飲酒后會選擇喝一些號稱可以解酒的飲品來解酒,但這四種解酒方法,其實并不靠譜。
1.喝濃茶解酒
茶水內含有的主要成分為 咖啡因、茶多酚 等抗氧化劑,這些物質進入體內后并不能起到解酒的效果。
相反,茶葉內的茶堿成分具有利尿作用,一些尚未被分解的酒精可能會過早進入腎臟內,對于腎臟健康不利。
如若飲用濃茶的話,會導致體內累積大量的咖啡因,咖啡因代謝會受到酒精的影響,讓身體處于 過度亢奮 的狀態下,反而會延緩酒精排出的速度。
2.喝可樂解酒
很多人在日常喝酒的時候會選擇喝一些碳酸飲料,覺得這樣可以讓酒的度數下降,降低對身體的傷害。
殊不知, 汽水反而會讓酒精對于胃粘膜的刺激加重 。特別是在酒后喝碳酸飲料,會讓酒精對于中樞神經的傷害加大,誘發血壓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3.喝蜂蜜水解酒
蜂蜜水內含有大量的果糖,目前沒有任何的研究表明 攝入果糖 可起到解酒作用。大量攝入果糖會導致血液內的尿酸含量急劇上升,反而對健康不利。
4.喝醋解酒
喝醋也完全起不到解酒的效果,醋是一種刺激性較大的食物,進入體內后容易讓胃腸道受到刺激,促進胰液分泌,導致發生 急性胰腺炎 的風險上升。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劉敏提醒: 針對于一些想要酒后想要解酒的人,真正有效的方法其實是這兩個,一起來看。
1.吃水果、喝果汁
建議酒后可以多攝入含糖量高的水果或果汁,這些食物進入體內后可起到利尿作用,讓酒精的代謝速度加快。且水果內的糖分可以補充肝臟所需的能量,減輕肝臟的負擔,可以食用 甘蔗汁、葡萄汁 等。
2.葛花、葛根
葛花具有 解酒醒脾、止血 的作用,對于酒后惡心嘔吐、頭痛頭暈有不錯的緩解效果,同時還能起到一定保肝的作用。 葛根生津止渴 ,也適合用于解酒。
酒精對于健康而言是百害而無一利的物質,在日常一定要盡可能地避免飲酒,為了自己的健康著想,與其想著如何醒酒,不如從源頭上斬斷,盡早戒酒,滴酒不沾才是最好的解酒方法。